子时:23点(前一天)—1点
丑时:1点—3点
寅时:3点--5点
(资料图片)
卯时:5点--7点
辰时:7点--9点
巳时:9点--11点
午时:11点--13点
未时:13到--15点
申时:15点--17点
酉时:17点--19点
戌时:19点--21点
亥时:21点--23点
①
子时(23:00一1:00),丑时(1:00一3:00),寅时(3:00-5:00),卯时(5:00一7:00),辰时(7:00一9:00),巳时(9:00一11:00),午时(11:00一13:00),未时(13:00一15:00),申时(15:00一17:00),酉时(17:00一19:00),戌时(19:00一21:00),亥时(21:00一23:00)。
②
子时:00-02点。
丑时:02-04点。
寅时:04-06点。
卯时:06-08点。
辰时:08-10点。
巳时:10-12点。
午时:12-14点。
未时:14-16点。
申时:16-18点。
酉时:18-20点。
戌时:20-22点。
亥时:22-24点。
古代劳动人民把一昼夜划分成十二个时段,每一个时段叫一个时辰。
十二时辰既可以指一天,也可以指任何一个时辰。
十二时辰是古代中国劳动人民根据一日间太阳出没的自然规律、天色的变化以及自己日常的生产活动、生活习惯而归纳总结、独创于世的。
③
时辰子时:23~凌晨1点钟;丑时:1~3点钟;寅时:3~5点钟;卯辰:5~7点钟;辰时:7~9点钟;己时:9~11点钟;午时:11~13点钟;未时:13~15点钟;申时:15~17点钟;酉时:17~19点钟;戌时:19~21点钟;亥时:21~23点钟。
④
1、 子时 (23点至1点 ) 胆经旺;
2、 丑时 ( 1点至3点 ) 肝经旺;
3、 寅时 ( 3点至5点 ) 肺经旺;
4、 卯时 ( 5点至7点 ) 大肠经旺;
5、 辰时 ( 7点至9点 ) 胃经旺;
6、 巳时 (9点至11点 ) 脾经旺;
7、 午时 (11点至13点) 心经旺;
8、 未时 (13点至15点) 小肠经旺;
9、 申时 (15点至17点) 膀胱经旺;
10、 酉时 (17点至19点) 肾经旺;
11、 戌时 (19点至21点) 心包经旺;
12、 亥时 (21点至23点) 三焦通百脉
12时辰就是把一天的24小时每两个小时划分为一个时辰,夜里23点到凌晨一点是子时,依次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没有24时辰的说法。
在我国不过有24节气,就是从立春开始,到大寒结束,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暑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23点到凌晨1点为子时,1点到凌晨3点为丑时,3点到凌晨5点为寅时,5点到早晨7点为卯时,7点到上午9点为辰时,9点到中午11点为巳时,11点到下午13点为午时,13点到下午15点为未时,15点到下午17点为申时,17点到下午19点为酉时,19点到晚上21点为戌时,21点到晚上23点为亥时。
古人用时辰来记时,早在西周时就已使用。古时一天分12个时辰,采用地支作为时辰名称,并有古代的习惯称法。时辰的起点是午夜。每个时辰相等于现在的两小时。
汉代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
十二地支与时间的关联是,子时是23点到凌晨一点,丑时1点到3点,寅时3点到5点,卯时5点到7点,辰时7点到9点,巳时9点到11点,午时11点到13点,未时13点到15点,申时15点到17点,酉时17点到19点,戍时19点到21点,亥时21点到23点。
从0点开始,相邻两个自然偶数点,前边的偶数点到后边的偶数点是一个时辰。比如0点到2点是一个时辰,2号到4点是一个时辰等等。
一个时辰两个小时,古人是这么安排的
子:晚上11时至凌晨1时
丑:凌晨1时至凌晨3时
寅:凌晨3时至早上5时
卯:早上5时至早上7时
辰:早上7时至上午9时
巳:上午9时至上午11时
午:上午11时至下午1时
未:下午1时至下午3时
申:下午3时至下午5时
酉:下午5时至晚上7时
戌:晚上7时至晚上9时
亥:晚上9时至晚上11时
一个时辰是两小时,时辰是古代计时单位,古代人把一天划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等于现在的两小时。相传是根据十二生肖中的动物的出没时间来命名各个时辰。
⑤
古时传下来的一天十二个时辰,每一个时辰为二小时,子、丑、寅、卵、辰、巳、午、未、申、酉、戍、亥。子时在晚上的十一点O分开始至十二点59分之间,丑时在一点0分至二点59分,以此类推循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