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0到1”实现技术革新;从用户的某个痛点切入,开启创新创业历程;从代工向自主品牌转型……类似这样的故事,在我市的产业园区时常上演。
产业园区,不仅是企业的家园,奋斗者的梦工厂,更是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策源地,赋予了城市不竭的生命力。厦门经济特区建设40年来,我市先后建成一批主导产业突出、优势企业集聚的产业园区,逐步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华丽蝶变,向高素质高颜值现代化国际化城市迈进。
自“我心目中的厦门地标”——庆祝厦门经济特区建设40周年特别策划活动开展以来,许多市民、读者推荐产业园区。让我们走进几个代表性产业园区,回眸其成长历程,感受高质量发展脉搏。
厦门软件园
孕育“小巨人”的千亿园区
【名片】
从珍珠湾畔的软件园一期,到虎仔山下的软件园二期,再到集美杏林湾旁的软件园三期,厦门软件园已走过23年的发展历程。园区物理空间的每一次扩容,是厦门产业空间布局演变的生动缩影。这期间,软件园持续向产业链、价值链高端迈进,不断书写新的辉煌。2018年至2020年,厦门软件园连续三年全年营收突破千亿元,跻身全国软件园区第一方阵。
说起厦门软件园,市民再熟悉不过。这片“适合种软件的良田”孕育了一大批领军企业、小巨人企业,是名副其实的“产业地标”。2020年,厦门软件园全年实现营收1371亿元,这也是园区营收连续第三年突破千亿元。即便从全国范围来看,厦门软件园的企业数量、营收规模均可跻身第一方阵。
1998年,腾讯、新浪、网易等今日互联网巨头亮相市场,也就是这一年,厦门市委市政府高瞻远瞩,在珍珠湾畔建设厦门软件园一期;2005年9月,厦门软件园二期开工建设,作为承载产业发展的新载体;2011年,软件园三期破土动工,选址位于岛外集美新城的核心区,软件园三期不仅承载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的成长,更是厦门实施跨岛发展战略的“样本”,目前,软件园三期已交付研发楼及公寓楼340万平方米,在建面积260万平方米,截至今年10月底,软件园三期累计招商企业数4851家,员工近5万人。
众多在细分领域赛道上领跑的企业都来自厦门软件园:电子数据取证行业龙头企业美亚柏科,国内新标准社保卡发行量第一的易联众,国内首家在A股主板非借壳独立上市的游戏企业吉比特,在SIP话机市场占有率全球第一的亿联网络,参与制定我国文化领域首个国际标准的咪咕动漫,旗下矩阵产品在全球拥有超20亿用户的美图……
成绩的背后,是充满活力的创新生态、人才生态。软件园建立了“一站式”服务模式和“小机构、大服务”的管理格局,为人才、资本、技术等创新要素高效配置和企业创新创业提供了良好环境。如今的厦门软件园,已形成“大数据人工智能、数字创意、电子商务、智慧城市与行业应用、移动互联”五大行业细分领域齐头并进的产业格局。
厦门生物医药港
国家级生物医药产业高地
【名片】
位于海沧的厦门生物医药港占地面积5.67平方公里。2019年,以厦门生物医药港为核心的厦门市生物医药产业入选国家发改委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成为全国首批入选的17个生物医药领域产业集群之一。如今,持续加速发展的厦门生物医药港已成为海峡西岸产业集聚度最高、创新研发转化能力最强的生物医药产业基地。
从零星项目起步到重点培育发展,厦门生物医药港经过十余年发展,已步入成长期。2020年,在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发布的全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综合竞争力榜单中,厦门生物医药港位列第12位,其中龙头企业竞争力单项排名第8位。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0月,厦门生物医药港聚集生物医药企业403家,产业规模437.78亿元。港区在新型疫苗、基因工程蛋白药物、体外诊断、助听器、骨外科植入材料、呼吸耗材等产业细分板块形成了地方优势和特色,涌现出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注射液、重组戊型肝炎疫苗、二价宫颈癌疫苗等国内及国际领先的创新产品,孕育了金达威、大博医疗、艾德生物、特宝生物等优质龙头企业,培育了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科学家团队,是福建省生物医药专业人才集聚程度最高的区域。
火炬(翔安)产业区
工业发展的启动器吸附器
【名片】
火炬(翔安)产业区,厦门跨岛发展恢宏篇章中的重要一页。2005年8月,火炬高新区首次出岛,吹响“二次创业”的号角,开发建设火炬(翔安)产业区。从建设伊始,这个园区就担负起打造“工业发展的启动器、吸附器”的使命。从2006年起,一批台湾光电企业陆续在厦门火炬高新区扎根、成长……行业龙头带动电力电器、集成电路、平板显示等产业链群的发展,形成产业“链式”效应。
说起园区开发建设的场景,“火炬人”至今仍心潮澎湃——50天,仅仅1200个小时,保质保量完成了涉及16个部门至少要140天才能完成的活;不到180天,94栋现代化标准通用厂房拔地而起……每一个创举背后,是园区的机制创新、协同作战、实干实效。
筑巢引凤,花开蝶来。2006年,火炬高新区发挥对台优势,从产业龙头着手,引进全球前三的平面显示器制造商友达光电。随着友达光电落户,冠捷、晶宇光电、宸鸿、达运等一批台湾光电企业在厦门火炬高新区扎根、成长。2011年,平板显示领军企业天马也落户火炬(翔安)产业区,在此建设国内第一条、也是全球第二条厦门天马第5.5代LTPS(低温多晶硅)生产线项目。
企业成群,产业成链。如今,火炬(翔安)产业区聚集了一大批龙头企业:ABB全球最大、最先进的制造基地——ABB厦门工业中心在这里扎根;大陆水平最先进的12寸晶圆厂——联芯集成电路项目在这里发展;全球玻璃基板龙头企业电气硝子也看中了这片热土,连续在这里投资建设;落户于此的天马微电子,其LTPS手机面板市场占有率已连续三年全球第一……这些行业龙头,有力带动了电力电器、集成电路、平板显示等产业链群的发展,形成产业“链式”效应,筑牢了发展之基。
厦门创新创业园
科技企业孵化器先行者
【名片】
坐落于火炬高新区的厦门创新创业园,是厦门高新技术创业中心有限公司运营管理的厦门留学人员创业园、厦门台湾科技企业育成中心、厦门科技企业加速器和其他创新创业基地的总称,于1996年12月开始建设。经过25年的发展,园区建筑面积达到110万平方米,搭建了“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培育链条,构建了一园多点、跨岛发展的孵化新格局,孵化规模和成效位居全国前列。
厦门创新创业园成立之初,孵化器还是新生事物。作为先行者,厦门创新创业园发扬特区精神,敢闯敢试,制定了以企业孵化为基础、以产业孵化为导向的发展战略,使园区不仅为创业者提供物理空间,更具备创新孵化的功能。
孵化器的作用好比金蛋孵出小鸡,但面对纷繁复杂的市场环境,不少刚孵出的“小鸡企业”虽已成长,但还不具备较强的抗风险能力。对此,厦门创新创业园先行先试,于2007年在全市率先推行科技企业加速器的试点运作,将位于火炬(翔安)产业区一期的11幢研发小楼定位于加速器起步基地,帮助一批“小鸡企业”加速成长,待他们羽翼丰满后再到产业园区进一步壮大。
近年来,厦门创新创业园实施“规模化、专业化、国际化”发展战略,布局建成石墨烯新材料、物联网、生物医药、海洋、光电子等专业孵化器,其中火炬石墨烯已成为福建省石墨烯产业“两核三区”示范龙头,并助力厦门成为国内六个石墨烯产业发展重点地区之一;推动设立了福建省首个硅谷离岸创新创业基地、厦门市首个金砖人才创业基地,并通过“以赛引才”方式,举办中国海归创业大赛、中国厦门海外创业大赛等多场赛事,助力厦门引进海外创业人才。
目前,厦门创新创业园拥有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3家,在孵企业1800多家,累计孵化培育出700多家优秀的科技创业企业,其中上市公司有8家、年产值超亿元企业48家、高新技术企业208家、“三高”企业212家。